在商业的广袤版图中,总有一些故事如璀璨星辰,照亮人们对梦想与奋斗的渴望。张兴海三兄弟的创业历程,便是这样一段充满激情、挑战与辉煌的传奇,他们从 8000 元起步,硬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,将 1 美元一根的进口弹簧价格,成功打到 1 块钱以下,进而缔造了如今的汽车产业巨头。
故事要回溯到 1986 年,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席卷华夏大地,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踏上征程。在重庆巴县,23 岁的张兴海与大哥张兴礼、二哥张兴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,凑齐了 8000 元,创立了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。当时的中国,家电产业刚刚兴起,冰箱、电视、洗衣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 “新宠”。
洗衣机行业发展尤为迅猛,然而,洗衣机关键零部件方丝抱簧却严重依赖进口,每根售价超过 1 美元,这对于国内众多洗衣机生产厂家来说,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。
张兴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。他深知,若能实现方丝抱簧的国产化,不仅能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,还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但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摆在张兴海面前的是重重困难。资金匮乏,技术落后,人才短缺,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。但张兴海没有退缩,他带领着兄弟们和寥寥无几的员工,开始了艰苦的研发工作。
没有先进的设备,他们就用最原始的工具,一点点地摸索;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,他们就自己查阅资料,向行业内的前辈请教。无数个日夜,工厂里灯火通明,他们为了攻克技术难题,废寝忘食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不懈努力,张兴海终于生产出了性能与进口弹簧不相上下的国产弹簧,而价格却只要 1 块钱人民币。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。国内的洗衣机厂家纷纷抛来橄榄枝,凤凰电器弹簧厂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。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产品优势,凤凰电器弹簧厂迅速占领了市场,短短时间内,就替代了整个重庆区域的进口弹簧,市场份额不断扩大,甚至在全国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,巅峰时期拿下了国内 90% 的弹簧市场份额。
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,张兴海的目光并未仅仅局限于小小的弹簧。他深知,单一产品的企业很难在市场的浪潮中长久立足,必须寻求多元化发展。
1996 年,张兴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将凤凰电器弹簧厂重组为重庆渝安集团,开始涉足摩托车、微面及助力车减震器领域。从弹簧生产到减震器制造,这不仅是产品的跨越,更是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挑战。但张兴海凭借着在弹簧业务中积累的经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带领团队再次攻坚克难。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设备,招揽专业技术人才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重庆渝安集团的减震器产品凭借优异的质量和性能,不仅进入了重庆诸多车厂的供应商名录,还成功打进了越南等海外市场,并连续 13 年位居摩托车减震器行业产销第一,企业规模和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行业经验后,张兴海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—— 造车。2002 年,他毅然决定进军摩托车整车制造领域,成立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。然而,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,就在公司成立不久,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推行 “限摩令”,摩托车市场遭受重创,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的发展陷入了困境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挫折,张兴海没有气馁,他坚信,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新的机遇。
机会很快就来了。2003 年,东风汽车旗下一家合资生产微车的企业陷入亏损,有意寻找新的合作伙伴。这对于一直渴望在汽车领域大展拳脚的张兴海来说,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但东风汽车提出的合作条件极为苛刻:一方面,合作方需要承担该企业的债务;另一方面,新工厂必须建在东风的大本营湖北十堰。
这意味着张兴海不仅要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,还要将工厂从熟悉的重庆搬到人生地不熟的湖北,员工们也需要随之迁移,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但张兴海没有丝毫犹豫,他深知,这是实现自己造车梦想的关键一步。
为了说服员工,他多次召开会议,耐心地向大家阐述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愿景,鼓励大家勇敢地迎接挑战。最终,在张兴海的坚持和努力下,2003 年 6 月,他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,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首个混合所有制车企。张兴海真金白银地拿出了 5000 万元,占股 50%,成为企业的实际操盘人。
2005 年,东风渝安推出首款微型车 “东风小康”。此时,国家出台了 “汽车下乡” 政策,这一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东风小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。“开东风、奔小康” 的广告口号响彻大江南北,东风小康迅速在全国微型面包车领域崭露头角,与五菱宏光、长安之星并称 “中国微车三巨头”“三大拉货神车”,企业销量和利润实现了爆发式增长。2016 年,小康股份成功上市,成为重庆市第三家 A 股汽车整车上市公司,创造了一口气拉出 18 个涨停板的股市传奇。张兴海家族的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,2017 年突破 100 亿元,达到 149.54 亿元,在重庆财富榜上名列前茅。
然而,张兴海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他敏锐地察觉到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。2015 年,张兴海花费近 100 万元购买了一辆特斯拉 Model S,成为重庆首位特斯拉车主。试驾之后,特斯拉的先进技术和出色性能让他深受震撼,也更加坚定了他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。
2016 年,张兴海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,派儿子前往美国硅谷,成立新能源汽车企业 SF MOTORS。公司成立后,便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收购行动。他们先后收购了电池系统研发设计公司 InEVit 等,收编了相关团队,获得了电动车核心技术。
同时,在国内建设工厂,规划产能。2018 年,SF MOTORS 在硅谷发布了 SF5 和 SF7 两款概念车,并回国亮相,发布全新品牌中文名称 “金菓 EV”。为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,小康集团投入了大量资金,张兴海甚至将 “这几年卖传统汽车攒的钱,砸锅卖铁全投入在这里了,70% 多的股票都质押了”。
2021 年,张兴海做出了一个影响企业命运的重要决策 —— 与华为开启深度跨界合作。在当时,这一决策饱受争议,有人质疑赛力斯 “出卖灵魂”,但张兴海不为所动。他深知,华为在通信技术、智能科技等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,与华为合作,能够为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、网联化等方面带来巨大的提升。
事实证明,张兴海的决策是正确的。双方合作推出的问界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问界新 M7 自 2023 年 9 月上市以来,累计订单突破 14 万台,成为行业现象级事件;AITO 问界 M9 自 2023 年 12 月上市至今,累计大定突破 4 万台。赛力斯汽车也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,股价大幅上涨,市值一度跻身千亿行列,位居中国新能源车企市值第三。
回顾张兴海三兄弟的创业历程,从 8000 元起家的小小弹簧厂,到如今的汽车产业巨头,他们用了 30 多年的时间。在这漫长的岁月里,他们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挑战,但始终坚守初心,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、果敢的决策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,在商业的海洋中乘风破浪。
他们的故事,不仅是一部企业的成长史,更是一部创业者的奋斗史诗,激励着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勇往直前,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拼搏。如今的赛力斯,在张兴海的带领下,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,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。#图文打卡计划#
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