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朋友圈里最近又有三个朋友晒出了马来西亚MM2H签证的照片。
配文都是:"终于逃离内卷,拥抱诗和远方!"、"低成本高质量生活,我来了!"、"东南亚养老天堂,不是梦!"
看着这些充满憧憬的文字,我想起了自己两年前也发过类似的朋友圈。
现在坐在吉隆坡这个闷热的公寓里,听着楼下24小时不停的施工噪音,我只想说一句:醒醒吧,兄弟们。
蜜月期幻象:我也曾被马来西亚的"美好"迷惑
刚到马来西亚的前三个月,我确实被这里的生活迷住了。
热带水果便宜到不敢相信:榴莲10马币一公斤,山竹5马币一盒,红毛丹3马币一袋。我每天都在朋友圈炫耀:"在国内一个榴莲的钱,这里能买一整袋!"
租房也让我兴奋不已:吉隆坡市中心一个50平的公寓,月租1200马币(约1800人民币)。想想在北京,这点钱连个厕所都租不到。
更别提这里的按摩了:全身按摩60马币,足疗30马币,我一周去三次都不心疼。
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人生赢家。
第一道裂痕:语言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
网上攻略都说马来西亚华人多,语言没问题。
确实,华人是不少,但你以为他们都说普通话?
马来西亚华人大多说粤语、福建话、客家话,普通话反而是第二语言。我这个北方人,听他们说话跟听天书一样。
更要命的是,官方语言是马来语和英语。去政府部门办事,工作人员经常不会说中文。
我办银行卡时,工作人员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英语夹杂马来语,我完全懵圈。最后只能找了个华人朋友当翻译。
工作现实:高薪只是传说
来马来西亚之前,我看到网上说这里IT行业薪资不错,外企很多。
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。
马来西亚的薪资确实比其他东南亚国家高一些,但跟国内一线城市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我在吉隆坡找到的工作,月薪8000马币(约1.2万人民币),看起来还行。
但这个薪资在当地只能算中等偏下。房租、生活费、交通费一算,每个月能存下的钱少得可怜。
更别提这里的个人所得税还挺高的。
医疗体验:公立私立两重天
马来西亚的医疗体系,让我体验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。
公立医院确实便宜,看个感冒只要几十马币。但你得有耐心等上半天,医生看你5分钟就打发了。
我去公立医院看皮肤过敏,从早上8点排队到下午2点,医生看了一眼说是湿疹,开了支药膏就完事了。
私立医院服务确实好,但贵得离谱。一次普通检查就要几百马币,住院费用更是天价。
我朋友阑尾炎手术,在私立医院花了2万马币,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。
房产泡沫:投资变成了被套
很多中国人来马来西亚都想买房投资,我也不例外。
看着吉隆坡的房价,觉得比国内便宜太多:市中心的公寓才50-80万马币,简直是白菜价。
我冲动之下买了一套60万马币的公寓,以为会升值。
结果两年过去了,房价不升反跌。更要命的是,这套房子一直租不出去。
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市场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火热,供过于求的情况很严重。
现在我每个月还要交房贷,但房子空置着,简直是血亏。
教育焦虑:国际学校不是万能药
很多家长选择马来西亚是为了孩子的教育,觉得这里的国际学校便宜又好。
我邻居为了孩子教育移居过来,把孩子送进了当地知名的国际学校。
一年学费3万马币,确实比国内便宜。但问题是,这里的国际学校水平参差不齐。
孩子上了一年,英语确实进步了,但数学和科学明显跟不上国内的进度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孩子的中文水平下降得厉害,和国内的同龄人交流都有困难了。
种族政策:你永远是外人
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,但这个"多元"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。
马来人享有各种特权,华人和印度人虽然是公民,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受到限制。
作为外国人,你能感受到更明显的区别对待。
买房有限制,投资有门槛,很多行业不对外国人开放。
即使拿到了MM2H签证,你还是个外国人,永远不可能真正融入当地社会。
气候折磨:热带天气不是你想的那样
马来西亚的热带气候,一开始觉得很棒:没有冬天,四季如夏。
住久了才知道这是种折磨。
全年气温30度以上,湿度80%以上,你永远都是黏腻腻的感觉。
更要命的是雨季,一下就是几个小时的暴雨,出门什么都干不了。
我开始怀念北方的四季分明,怀念那种干爽的空气。
基础设施:发展中国家的现实
马来西亚的基础设施,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。
网速经常不稳定,停电是家常便饭,道路坑坑洼洼。
我住的公寓电梯经常坏,爬到15楼上气不接下气。
更别提这里的公共交通了,班次少、线路少,没车根本没法生活。
食物天堂?也有阴暗面
马来西亚确实是美食天堂,各种口味的菜都有。
但卫生状况真的让人担心。我已经拉肚子好几次了,每次都是吃了路边摊之后。
而且外食虽然便宜,但天天吃也腻。想自己做饭,很多中国调料买不到,或者贵得离谱。
社交困境:融入当地不容易
马来西亚人表面上很友好,但真正深入交往很困难。
不同种族之间有着无形的隔阂,华人圈子相对封闭,马来人更是自成一体。
我在这里两年,除了工作关系,没有交到真正的本地朋友。
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其他外国人或者新移民抱团。
安全隐患: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
虽然马来西亚总体上比较安全,但小偷小摸、抢劫事件还是时有发生。
我朋友的车被砸过,手机被抢过。在某些地区,晚上一个人出门确实不太安全。
这种担心,是在国内没有的。
养老幻梦:现实比想象残酷
很多人把马来西亚当成养老天堂,但现实没那么美好。
医疗费用高昂,语言障碍严重,文化差异明显。
真正需要照顾的时候,你会发现这里的养老设施和服务远不如国内发达城市。
定居潮的真相:被包装的移民产品
现在网上到处都是移民中介的广告,把马来西亚包装得天花乱坠。
什么"低门槛拿身份"、"东南亚瑞士"、"华人天堂",全是营销话术。
很多人没有深入了解就冲动决定,结果发现现实和宣传差距巨大。
回流现象:越来越多人选择回国
我身边已经有好几个朋友选择回国了。
理由都差不多:收入不如预期,生活质量没有提升,孩子教育跟不上,老人生病照顾不便。
马来西亚定居热的背后,是更多人的静悄悄离开。
理性看待:马来西亚不是万能解药
我不是要完全否定马来西亚,这里确实有它的优点:
气候温暖、生活节奏慢、多元文化、离中国不远。
但它绝不是什么天堂,也不是解决所有生活问题的万能药。
适合的才是最好的
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同。
如果你追求的是安逸的退休生活,有足够的积蓄,马来西亚可能适合你。
如果你还在奋斗期,需要事业发展,这里可能会让你失望。
如果你有孩子需要教育,有老人需要照顾,国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
我的反思
两年的马来西亚生活,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
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,换个地方生活不等于换个人生。
每个地方都有它的问题,关键是你能否接受和适应。
现在的我,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。也许是时候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了。
马来西亚教会了我很多,但它可能不是我的终点。
生活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在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,请一定要深入了解,理性分析,而不是被美好的宣传冲昏头脑。
毕竟,人生没有后悔药。
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