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婚姻与爱情,说到底,都是一种需求。
诚如诗人丁尼生说:
“爱情埋在心灵深处,并不是住在双唇之间。”
男女之间相处——
相较甜言与蜜语,女人所求不过是安全感、宠溺感与归属感。
而对男人而言,相比欲望与冲动,他们渴望的其实是下面这 3 种“感觉”。
一旦他在你身上尝到了,就再也离不开你了。
图片
01安心的感觉
在感情中,男人和女人的显著差异是 ——
女人多为感性所驱,男人则常以理性自持。
相较于女人奋不顾身的热恋,男人更容易倾心于能让自己安心的人。
心之所想,皆可倾诉,行之所至,无需拘谨。
不必斟酌再三,亦无惴惴不安,可坦然分享欢乐,能主动分担忧愁,相互陪伴之际,感到一阵心安。
这种感觉,最令男人着迷。
曾看过网上的一个故事:
妻子与孩子外出归来,看见丈夫一个人坐在车里发呆。
孩子正要喊爸爸的时候,妻子赶忙制止,轻声道:“爸爸许是累了,咱们先回屋,不要打扰他。”
返家后,妻子一个人默默准备好丈夫平时喜欢吃的饭菜,等丈夫回来之后,一家人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吃饭、聊天。
我想,这就是所有男人都向往的状态:
疲惫的时候,对方不逼问,而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释放压力,然后默默陪伴。
换言之,在男人的认知里,安心胜于热恋。
演员张智霖就说过:“我觉得爱情好像水,太热的话会蒸发掉,可是如果太冷,会结冰。温度要恰到好处,彼此才能自然舒适地相处下去。”
男女之间,仅有激情尚不足够。
唯有懂得彼此留白,以彼此都安心的方式相处,男人才会情笃意深。
图片
02被懂得的感觉
有句话说:
“男人虽外表坚毅寡言,内心却渴慕一处随时可供休憩疗愈的温暖港埠。”
男人钟情一个女人,往往源于她给予的理解之感。
女人希望被男人温暖包容,男人又何尝不希望这样?
想起电影《花样年华》。
片中,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与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,因种种机缘巧合而暗生情愫。
他们之间的情感含蓄而深沉,每一个眼神、每一次交谈,皆饱含着欲说还休的心事。
苏丽珍深知周慕云内心的孤寂与挣扎,她默默相伴,无需言语,却已心领神会。
当周慕云身处困境,苏丽珍的一个眼神、一个细微的动作,都能让他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。
许多人皆为片中二人细腻的情感所触动:
默契、知心,使那份爱意在无声中蔓延滋长。
其实,和女人需要的感情相比,男人想要的感情非常简单。
或是一次专注的倾听,或是一个会意的微笑,抑或是一份默默的支持,都会让男人心生暖意,有一种被理解的慰藉。
正如村上春树所说:
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,迷失的人迷失了,相逢的人会再相逢。”
如果一个男人能从你身上感受到理解,无论世事如何变迁,他都会紧紧相依,与你共赴岁月漫长。
恰如沈从文说:
“我明白你会来,所以我等。”
图片
03被欣赏的感觉
杨绛先生曾言:
“好的感情,是欣赏彼此的好,懂得彼此的苦。”
一段感情里,聪明的女人会让男人有被欣赏的感觉,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与担当,使这份感情愈发醇厚。
听过这样一个故事:
一女子,与一位平凡的画师相恋成婚。
婚后,她从不数落丈夫画作的销路不佳,亦不在生活中颐指气使,总是满含倾慕地欣赏丈夫的每一幅作品,让丈夫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才华被珍视。
丈夫每完成一幅新作,她都会精心装裱,挂于家中显眼处,并赞叹道:
“亲爱的,你这画里的意境如此独特,我相信不久的将来,全世界都会看到你的才华。”
妻子的欣赏与鼓励令丈夫才情泉涌,在不懈的努力下,他的画作逐渐受到业界认可,举办了个人画展,声名远扬。
丈夫也总是感慨,是妻子的欣赏让他坚信自己的价值,拥有了坚持的勇气。
一段感情破裂后,女人常怨男人寡情,忽视自己的付出。
却未意识到,男人最渴望的从来就不是女人无休止的付出,只要能被欣赏、被需要,就足够了。
所以,倘若你喜欢一个男人,千万不要只懂得操劳和付出,一定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,用赞美的形式,去满足男人的被需要感与价值感。
如果你这么做了,男人怎会不将你视作珍宝,呵护一生?
图片
徐志摩曾说:
“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,得之,我幸;不得,我命。”
美好的感情绝非一人的苦苦支撑,而是双方的用心呵护。
男女之间,是相知,是相守,是知晓彼此的悲欢,于相互扶持中共同成长。
你愿为我遮风蔽雨,我愿许你岁月静好。
从青涩到迟暮,烟火日常中,守得住;
从心动到白首,真情厚意里,爱不朽。
愿在这红尘俗世中,有人伴你朝朝暮暮,有人陪你三餐四季,在那个叫家的地方,写满爱的故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